月6日至17日,殘奧會即將在北京舉行,約1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4000多名運動員參賽。在人們熱烈期盼殘奧會開幕時,也有一些人懷疑:"殘奧會能有什么看頭?"此言差矣!
竊以為,在競技狀態(tài)和人文情懷上,殘奧會有著一種特殊的精彩和崇高。
大家都還記得,在前不久奧運會上,被稱為"乒球賽場獨臂女"的波蘭殘臂女帕蒂卡和碧波競賽中的南非獨腿女納塔莉,她們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的英姿,使許多人感動不已。有許多殘疾人,他們在人生路上不氣餒、不沮喪、不依賴,成為克服千難萬苦的強者。如今,有些肌體完全健康的年輕人一遇挫折便輕易自絕,以致自殺竟成為死亡一大原因?纯茨切埣踩诉\動員的堅強和樂觀,不是一個極大的感染和鼓舞嗎?
殘奧會本身體現(xiàn)了一種人類文明。在北京,有了我國第一支無障礙出租車隊,已有70輛車和2885輛無障礙大巴。早在2004年北京即出臺《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》,新建城市道路、公共設施普遍配套建設了無障礙設施。正是"無障礙北京",成就了"無障礙奧運",同時也為全國樹立了一種引領性標準,這是我國與國際接軌的一大進步。龍應臺女士有句名言:看一個城市是否現(xiàn)代化,不是看其地表上的高樓大廈,而要看在一場豪雨后街面上是否積水。同理,對弱者、對殘疾人尊重和關切的殘奧會,突顯出一種可貴的人文精神。
在人類社會中,長期以來有一種弱肉強食、蔑視弱者的潛意識,有些健康人自以為先天就高殘疾人一等,多年來張口就稱人家是"瞎子"、"瘸子"、"瘋子"……,這是一種極不文明的、傷害他人自尊的表現(xiàn)。一些精神病醫(yī)院就嚴格禁止稱病人為"瘋子"。患病已很痛苦,為何還向人家傷口上撒鹽?患病不等于人格有損,理應平等待之。著名笑星趙本山去美國演出時,海外觀眾對老趙在節(jié)目中習而不察地拿殘疾人、弱智者、農(nóng)民逗哏的段子頗有微詞,評價是"內(nèi)容低俗、言詞粗鄙",有的甚至要告他一個"不正當?shù)靡?與"精神傷害"。這一文化反差,發(fā)人深省!貴州殘疾教師陸永康36年不畏艱苦,跪著行走和執(zhí)教,創(chuàng)造了貧困山區(qū)兒童入學率100%的奇跡。2006年為"三農(nóng)"模范人物發(fā)獎時,授獎者向陸永康老師虔誠地跪下發(fā)獎,這一場景使許多人看了不禁淚下。飽含人文情懷跪倒塵埃發(fā)獎者,是厚道的侯耀華。
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工作和殘奧會籌備工作,明確要求兩個奧運會"同樣舉辦,同樣精彩",這8個字,蘊涵厚重。殘奧會,值得我們"同樣欣賞"!
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:出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