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向同學們介紹潘一鳴。記者劉波攝
本報訊(記者林華奇毛信意)四川汶川大地震發(fā)生后,一些不能正常上學的災區(qū)學生通過投靠親友等方式來到寧波。對此,我市各級教育部門非常重視,幾所學校認真核實后,已經接收了幾名災區(qū)學生。
昨天下午,海曙孫文英小學102班開了一堂特別的主題班會,歡迎來自成都的新同學潘一鳴。在主題班會上,潘一鳴介紹說,他今年7歲了,因為地震造成教室開裂,學校已經停課。媽媽是寧波人,外公、外婆、小姨和小姨父都住在寧波,他就來這里讀書了。
回到座位后,潘一鳴告訴記者,爸爸媽媽在成都開店。地震發(fā)生后,爸爸媽媽就開著越野車自愿加入了救災隊伍,運送一些食品和藥品到汶川,一天要來回兩趟, “爸爸媽媽都去救災了,不能照顧我,外婆便把我接過來了!
“能不能讓我的孩子來你們學校上學?”昨日,一名婦女來到江北區(qū)綠梅中學教導處,哭著向學校老師詢問。原來,她和弟弟一直在江北區(qū)打工,丈夫和孩子留在四川老家。這次地震發(fā)生后,她家的房屋全部倒塌,丈夫不幸遇難,正在上初一的孩子僥幸逃生。
按有關規(guī)定,在一個學期的中途,是不允許轉學的。學校請示江北區(qū)教育局后,決定特事特辦,破格接收了這個孩子。目前學校已與市新華書店聯(lián)系教材。該校校長表示,如果一時教材難以落實,將給他復印教材,學校還會動用愛心基金,幫助他解決上學困難。
昨天,江東區(qū)戎徐小學也迎來了2名來自四川綿陽的受災學生。他們是一對表姐弟,男孩是一年級學生,女孩是四年級學生,父母都在寧波江東打工,原來在老家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。
這次大地震,他們家的房屋全部倒塌,書包、學習用品等也全部被埋,家人幸免于難。前天,父母把他們接到寧波后,與戎徐小學取得聯(lián)系,希望能讓孩子讀書。學校商量后同意接收,男孩和女孩分別被編入101班、403班。當晚,兩位班主任分別為他們準備了學習用品。目前,學校免去了他們的學費,還免費提供中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