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,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精神家園,也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有力支撐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,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,建設和諧文化也離不開弘揚中華文化。如何在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同時,進一步繁榮我國的文化事業(yè),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,讓文化成果惠及每一個人,這是13億人民的熱切期望,也是我省人大代表的熱議話題。
馮大中代表說,群眾渴望能反映時代精神、振聾發(fā)聵的文藝佳作問世。在欣賞這些作品時,群眾的思想能得到陶冶,視野能得到拓展,境界能得到升華。也只有高質量的文藝作品,才能體現真善美,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,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。
怎樣提高文化的軟實力?
馮大中代表認為,必須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,建立具有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,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(yè)、發(fā)展文化產業(yè)、鼓勵文化創(chuàng)新的政策,營造有利于出精品、出人才、出效益的環(huán)境。他說,提高文化軟實力,靠的是核心價值觀的形成,靠的是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優(yōu)秀文藝作品,靠的是文藝精品不斷、人才輩出的文化盛世的出現,使通俗性和藝術性、娛樂性和欣賞性有機結合起來。這應當是當代文藝的發(fā)展方向。
馮大中代表還提出,要大力發(fā)展和繁榮我國的文化事業(yè),做強做大文化產業(yè),一個必須解決好的重要問題就是加強文化領域知識產權保護,依法規(guī)范文化市場。馮大中代表說,當前,在藝術創(chuàng)作、書畫領域剽竊、偽造之風盛行,危害社會,污染文明,已成為嚴重影響文化事業(yè)繁榮發(fā)展的“毒瘤”。之所以出現上述這些現象,原因就是至今沒有制約、制裁偽造名人書畫和規(guī)范文化市場的法律,致使造假不犯法、賣假不犯罪的剽竊、偽造之風盛行。因此,馮大中代表建議,盡快立法,保護文化領域知識產權,規(guī)范文化市場。
作為錦州京劇團團長,王桂榮代表認為,提升文化軟實力,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不可少。
“讓京劇進校園課堂,對傳承京劇這種高雅的藝術并使之更好地發(fā)展有重要意義?梢哉f,京劇進課堂是百年大計!蓖豕饦s代表說,京劇是我國的國粹,經過200多年的藝術沉淀,已經發(fā)展成為世界上無可比擬的高雅文藝形式。但是這些年來,京劇后繼乏人、票友漸少、創(chuàng)新不足的問題日漸突出。最近,教育部作出了在部分省、市中小學開展京劇教學的決定。但是,王桂榮代表認為,僅僅在部分地區(qū)的中小學中教授15個京劇唱段,傳統(tǒng)文化教育的力度還遠遠不夠。
何晶代表認為,繁榮文化事業(yè)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要讓最普通的群眾成為最大的受益者。
“沒有和諧文化,就沒有和諧社會。”何晶代表說,發(fā)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說到底是為了廣大群眾的利益。應優(yōu)化群眾文化設施布局,鼓勵進街道、進社區(qū),支持群眾廣泛開展自編、自演的健康有益的業(yè)余文化活動,這樣不需要花太多錢,但能起到很好的凝聚人心的作用。(記者謝文君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