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中新網綜合報道,挪威爆炸槍擊案嫌犯闡述極右觀點,稱要發(fā)動“歐洲內戰(zhàn)”,驅逐穆斯林。他的這一“宣言”再次引發(fā)人們對歐洲極右翼勢力全面興起的擔憂。分析稱,歐洲正面臨經濟危機和諸多社會問題,加之外來移民不斷涌入,導致歐洲人的民族主義開始復活。
“歐洲內戰(zhàn)”
一份最近公布的長達1500頁的宣言,據稱是由22日犯下挪威血腥攻擊嫌犯所寫,里面闡述右翼極端主義者觀點,并矢言發(fā)動一場“歐洲內戰(zhàn)”,將處決“文化馬克思主義論者”,以及驅逐穆斯林教徒。
這份文件包括政治謾罵、自白和行動計劃,里面也詳述挪威攻擊兇嫌布列維克(Anders Behring Breivik)的背景,和他發(fā)動22日的攻擊計劃,還有他許多不同的照片。
布列維克寫道,“如果你關心西歐的未來,你絕對會發(fā)現(xiàn)有趣且高度相關的資料”;并說,這份文件花費他9年時間完成。
這份電子文件描述攻擊計劃、爆裂物制作方法和暴力哲學,導致首都奧斯陸市中心發(fā)生爆炸,以及執(zhí)政勞工黨(Labour)在奧斯陸附近舉辦的青年營發(fā)生槍擊案。
歐洲極右勢力全面興起
右派極端分子在挪威展開大屠殺事件,使極右派在全歐洲的興起再度成為焦點,他們反對穆斯林移民、全球化、歐盟擴權和多元文化社會,已形成一股政治勢力,某些時候鼓吹暴力。
歐盟成立后,歐洲人喪失國家認同感,極右派政黨趁勢崛起,把啤酒吧和網絡聊天室里對少數(shù)民族和穆斯林移民的批評,帶進主流政治。雖然政黨本身不會姑息暴力,但專家指出,政治言論營造的仇恨氛圍,鼓勵思想偏激的個人走向暴力。
極右思想的散播,主要媒介是網絡博客、影音入口網站及網絡聊天室。涉嫌挪威恐怖攻擊行動的布列維克,就是在網絡上發(fā)布他的行動“宣言”。
觀察網絡行為的德國青年保護網( jugendschutz.net),最近對極右派在社群網站活動的情況進行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近年散播極右派思想的網站不斷增加。
以YouTube影片為例,德國青年保護網發(fā)現(xiàn)了190支鼓吹極右派思想的影片,這些影片的點閱率高達17萬,有些影片是號召參加極右派集會,都發(fā)揮了作用。
在社會出現(xiàn)經濟危機和社會問題時,很容易醞釀和傳播極端主義。歐盟國家接二連三爆發(fā)債務問題、歐盟人民可以在地區(qū)內自由遷徙覓職,同時移民帶來的外來文化也多少改變了歐洲社會面貌。
歐盟各國間人民移動不受限制,加上外來移民增多,讓民族主義復活,尤其在采取開放移民政策的歐洲北部國家。大批難民和經濟移民涌入,已在丹麥、荷蘭、瑞典、芬蘭和挪威等國引起反彈,丹麥極右派政黨丹麥人民黨在179席的國會占有25席。
仇視伊斯蘭教的荷蘭自由黨去年選舉贏得15.5%選票。
去年十一月被捕的一名瑞典人,涉嫌犯下十余件槍擊移民案件。瑞典的極右派政黨瑞典民主黨去年九月大選得票率5.7%,首度進入國會。
德國因有過去納粹的陰影,極右派政黨難以生存,在國會沒有席位。但德國有新納粹團體,柏林人報報導,德國極左派政黨左派黨辦公室遭新納粹攻擊的頻率增高,在德東的梅特倫堡─沃波莫恩省,今年上半年就遭到30次攻擊,去年一整年則被攻擊44次。
芬蘭的民族主義政黨正統(tǒng)芬蘭人黨今年四月選舉贏得19%選票,成為國會第三大黨;挪威的右派民粹政黨進步黨2009年選舉得票率23%,成為第二大黨。
“多元文化社會已失敗”
連歐洲主流政治人物都為了選票,不得不拉攏極右派。德國總理默克爾、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(tǒng)薩科齊最近不約而同宣布多元文化社會行不通。默克爾去年十月表示,“多元文化社會已失敗”。
卡梅倫今年二月說,多元文化的舊政策鼓勵“隔離社群”,助長伊斯蘭極端主義。薩科齊更禁止穆斯林婦女戴面紗。